第八章 欲以宿莽草易糖-《伴楚》
第(3/3)页
“哈哈,那都是身在之物,现在是我的,说不定以后就是别人的了,我日食不过三餐,卧榻不过七尺,金银首饰,绫罗绸缎,能物尽其用的并不多。”
彩儿不懂所云:“可有总比没有好啊,我就没有钱,没有什么见识,要不是有我姐姐,我还吃不到糖呢。第一次吃到糖是姐姐得了赏赐,赏了一漆盘糖枣儿,红彤彤的,闪着光,可漂亮了,姐姐说这是用糖烧热融化成浆浇到枣儿上的,我问什么是糖?姐姐说就是甜的东西,我问什么是甜?姐姐说就是盘子上这些糖枣儿的味道……”
彩儿认为富有的好处就是能够得到糖,这是比吃稍微高的要求,这让宋玶既同情又欣慰的,因为奴隶通常除了吃,没有别的想法,彩儿知道要吃甜的已经很了不起了。
在这贫富差异巨大,战火连天的年代,很多人都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,何况是奴隶。奴隶是庞大且低级的社会阶层,来自于流民,战争的俘虏等,有军奴,有肴靡,酋等从事不同事业的奴隶。他们的生活相当悲惨,活着的唯一要求就是能吃到饭,为此担负着沉重的劳役,得到的只有口粮,没有财富土地,而且得到的口粮远远低于别的阶层。但是有些从事歌舞、鼓瑟、吹芋文艺的奴隶就比其他从事繁重劳役奴隶幸运的多,可以得到权贵的赏赐,比如彩儿和她的姐姐许露,一个是家僮,一个是伶优。
“嘿,别说了,再说口水就要流出来了,你把发带交给你明哥哥,他拿去换糖,到时候就可以吃糖啦。”
彩儿用袖子擦了擦口水,笑嘻嘻地说:“用不着他去换,我亲自去,我可以坐运菜的车偷偷溜出去,赵府的蔬菜刚好都是从南柴寨的菜园子运过来的。”
南柴寨以及附近肥沃的土地都是属于赵孟的。
“好啊,那你明儿就可以吃到糖啦。”
“可拿太多糖被别人看到就不好了。”
就这样一言一语,两人开始闲聊着……在院子的寝室里,竹帘随微风轻晃,温暖的阳光照进窗牖,许露正在熟睡,青铜香炉里烧着来自楚国的镇静香草——杜衡……
第二天清早,太阳初升,运粮牛车驶入嘈杂的市井,人们都起了大早在井水边排队打水,小贩,和那些想要交换物品的人开始在一旁摆摊,等着愿者上钩,以物易物,用币买物,人们边打水边购物易物,熙熙攘攘,好不热闹,这就是“市井”一词的由来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