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五十一章 处理盗贼(中)-《明砖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两男子又端起了杯中的酒,咕噜咕噜的吃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冯知县,方才的那烈酒是何酒?”,柳堂问了起来。

    回忆着刚才的味道,回忆好后,冯知县笑着道:“此酒名为‘烧酒’,又称为“烧刀子”,此酒价格低廉。韦师爷定听闻过吧。”

    听后,柳堂心中大喜,这古代最烈的酒竟然吃上了,接着便好奇的问起了他自从接此案子来一直想问的事,“冯知县,想问您下,您为何要将此案交付于我而不是朝廷?”

    听后,冯知县放下了酒杯,开始说了起来,“这前任知县不也是未将此案交付朝廷办理。要道此案为何不交由朝廷来处置,老夫想着是:这朝廷如今在愁着辽东、澎湖列岛之类的是,若是再汇报这么一个案子,想必此案判定会不用心且兴许会拿一聋子甚至哑巴来敷衍此案。那日,杨县丞推荐后,老夫这才想让你来协助老夫处理此案,让此案了结明白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,陵县城能有您这样的知县那可是陵县城的福祉啊。”,韦师爷道。

    一旁的江婉以及叶伏苓开始对着这样的知县有些崇拜起来了。

    虽年纪不大,四十多岁的模样,却有如此的善心,怎会让人不羡慕。

    一顿饭菜后,韦师爷开始与冯知县商量起这岑府宅如何处置的话题了。

    “冯知县,您认为这岑府这些家奴应当如何处置,且还有那无辜的妾女。”,柳堂征求意见道。

    冯知县想了想,回道:“老夫倒认为这些家奴无罪,要如何处置,老夫想听听师爷的想法。”

    想着一宅中无了宅子的主人、管家,那么这些家奴定不敢将这府中怎样,倘若是放任不管,到时恐怕会出人命,再想想那岑府的妾女如此害怕岑夫人,定然不敢再见这岑夫人。

    想想后,满怀善意,又有些一个二十一世纪人的脑子,他当然选择为这岑府的人着想,回道:“冯知县,此事韦某认为先审审这夏向松,把这百姓丢失的东西补齐了,再议论此事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那便按照师爷所想。这耽搁了会儿时间,老夫还有事务处理,失陪师爷了。”,冯知县道。

    这衙门忙的当然也包括知县,想想后,柳堂包容的回着道:“那冯知县去忙吧。此事韦某自行处理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说完,冯知县急匆匆的走了,只剩下了江婉、叶伏苓及柳堂等人。

    “婉儿,这衙门的监牢有身份的人才可进,你带着叶伏苓一起在衙门口等候,待我问清楚大概后,便回家。”,柳堂道。

    一说完,江婉自然不会多说些什么,应了声“好”,便腰间配着剑,和叶伏苓一同出去了。

    见他们走后,柳堂自然不会多耽搁时间,在等候的不仅有衙门口等候的江婉、叶伏苓,还有陵县城中丢东西的几个府以及在家中等候的父亲、母亲、妻子。

    柳堂一路快步走去,进了监牢里,柳堂犹如这监牢最高执行官,一下便请来了做“笔录”的,还有王典史。

    刚一坐下椅子,柳堂开始问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你们为何偷窃他人财务?!”

    “凭什么跟你说!”,那大哥夏向松好像不认。

    一旁的夏向松手下便先劝了起来,“大哥,您就认了吧。兴许认了,到时官爷网开一面,说不定会放了我们。”

    “你这胆小的东西!想当初,老子都不收你这东西!”,夏向松依旧不招。

    看着眼前一个愿意招,一个不愿意招,柳堂当然不想再这么耗下去,接着对着愿意招的手下问起了话。

    “你叫何名?何方人?又是怎么跟他混起来的?”

    “我名杨忠,扬州人。当初我因被人挨打,正好大哥看到了,便把我收留了起来,还说不愁吃、不愁穿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